八大菜系
鲁菜
川菜
粤菜
闽菜
苏菜
浙菜
湘菜
徽菜
做菜视频
家常菜
美容菜
美食DIY
风味小吃
养生菜谱
特色美食
国外美食
饮品甜点
烘焙食谱
汤粥做法
记录片
家常菜谱
小吃
热菜
小炒
凉菜
早餐
汤羹
煲粥
饮品
午餐
晚餐
下午茶
火锅
荤菜
卤菜
素菜
奶昔
果酱
酱菜
盖浇饭
炒饭
三明治
布丁
粽子
其他
健康饮食
食材百科
食疗菜谱
美容瘦身
母婴饮食
疾病调理
饮食常识
烹饪技巧
厨房常识
四季食谱
春季食谱
夏季食谱
秋季食谱
冬季食谱
特色面食
面条
馒头
包子
面食
烘焙
饼干
面包
蛋糕
馄饨
饺子
花卷
意面
春卷
披萨
糕点
蛋挞
饼类
月饼
食材大全
肉禽类
水产品类
蔬菜类
果品类
米面豆乳
药食及其他
调味品类
美食问答
专题频道

宿州小吃大全_宿州特色小吃美食介绍

来源:美菜网 分类:食材百科 时间:2017-01-14 15:22:31

砀山潵汤

简介

潵(sá)汤(古通撒,即撒汤)—流行在河南永城、安徽砀山,山东,安徽等豫鲁苏皖四省结合处的汉族风味小吃。肉不见肉,不腥、不膻,不腻、状若王浆,色似淡酱,味美鲜香。色、香、味具佳,含热量高,冬夏皆宜。其主要原料是肥老母鸡肉和麦米、面粉、辅以、盐、酱油、胡椒粉、味精、五香粉、香油、等佐料,工艺精细复杂。

位于苏鲁豫皖接壤中心的砀山县,不仅优质酥誉满中国大地,其地方小吃颇也独具风味。单就品种而言,酸、甜,咸,辣,辛五味具全。甜食有粥,糕,包,豆包,火烧,绿豆糊嘟,豆汁,汤园等;咸的有煎包,烧饼,油条麻花,馓子,肉盒,潵汤,油茶,豆沫等;辛辣的有辣椒糊,羊肉,辣汤,麻辣串等;酸的有粉子糊嘟,山楂糕等。另有回民族的卤羊头羊杂、桶子鸡、糟鱼花椒鱼等,与各种小吃相得益彰。众多的风味小吃,尤以回民族的潵汤为首推,该汤因其十分独特而声誉苏鲁豫皖接壤地区。

历史文化

砀山人是酷爱潵汤的,汤馆一般无剩汤,锅底始终文火,边熬边喝,喝热不喝凉。喝汤时佐以香油、、胡椒粉少许。喝潵汤多以煎包、烧饼为主食,也有搭配油条、馓子、蒸包之类的。

砀山潵汤的独特首先是因其名,或者说是因其不名。县城的回民潵汤馆大多挂回文招牌,其意为清真小吃。只有许家和马家挂有左“食”旁右“它”字笔划的招牌,查中国汉字字库,无其字。

在砀山,民间广为流传着这样的段子,“文革”期间,一东北人到砀山搞外调,在“工农兵”饭店要了碗汤,用竹筷搅动后提起,分明可见微红的肉丝挂于其上。品了品,觉得味道很独特,便问身边老者:“同志,啥汤?”。

“嗯,潵汤(音洒,一声)。”老者答曰。

“啥汤?”,又问。

“潵汤!”,老者提高了声音。

东北人坐不住了,指着碗:“我问这是什么汤?”。

老者笑了,“它就叫潵汤啊!”。 此乃传为佳话。

据说潵汤是由上古的雉羹衍变而来,为中国烹饪鼻祖籛铿首创。古代雉羹是以野鸡肉加蕙米同炖而成,后来换成家鸡加麦仁同炖。再后来,砀山回民便将它改为剔骨的山羊脊椎架子了。

又传说,清乾隆年间,砀山一家潵汤馆来了两位气宇轩昂的客人。伙计端上两碗潵汤,客人立马为这香气扑鼻、黄澄晶莹的鲜汤所吸引,忙问:这是啥汤?掌柜的一旁道:古名叫雉羹,今以乌鸡代雉,你问啥汤!咱就叫潵汤。上首客人十分赞赏,即席吟道:一奚乌鸡鸡羹传世;下座一位应声而曰:戋金竹籛籛铿调鼎。妙对既出,惊震四座。后来才知,上首落坐的客人便是当朝皇帝乾隆,下首者乃当朝大学士纪晓岚。乾隆微服下江南,路遇砀山。回京后,每每想起啥汤就时常念叨,遂御封啥汤为"天下第一汤",天下名汤。从此,潵汤之名便就流传于世。

做法

砀山潵汤主料选用硕大山羊的脊椎架子,之所以未进汤馆先香气扑鼻,令人谗涎欲滴,皆因选用了花椒、茴香、桂皮、三代、丁香、大辣椒、胡椒等佐料,比例搭配,再辅以小麦仁、段、末、味精、食盐、芡粉,以地锅长时间(约一通宵)熬炖而成。其制作及佐料看似单纯,然回民的配方及火候之度一般是秘而不传的,故而外地鲜见。正宗的砀山潵汤骨汁肉丝满汤,食者品肉不见肉,不腥、不膻,不腻、状若王浆,色似淡酱,味美鲜香。色、香、味具佳,含热量高,冬夏皆宜。既可消食活胃,亦能舒筋活,防感御寒。隆冬的“三九”,有“喝一碗不打颤,喝两碗满头汗”之说。食者也可先于空碗中打上一个生鸡蛋,搅成蛋花,再盛沸滚的汤将蛋花烫熟,其美味之沁腑直教人难以忘怀。

返回美菜网首页